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中考网 - 历史辅导 - 正文
2012年九年级历史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训练复习题目
来源:2exam.com 2011-9-2 14:45:11 【字体:小 大】

 

第一学习主题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主题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俄国1917年二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
 A.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B.二月革命造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
C.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二月革命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
2.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 C )
 A.六月革命         B.巴黎公社革命(1871年3月18日革命)
 C.十月革命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3.20世纪初,人类历史进入新纪元的标志是                   (    D )
A.巴黎公社的成立          B.俄国二月革命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俄国十月革命
4.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导致这一错误的根本原因是                                  (C )
 A.扩大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范围   B.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很快就会灭亡
 C.忽视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D.帝国主义仇恨苏俄,对其实行经济封锁
5.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                ( A )
 ①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发展    ②是苏维埃政权经济政策的一定程度的倒退
 ③是利用市场和价值规律发展经济的一种尝试  ④是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一种有益探索
 A.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6.苏联这一名称始于                      (B  )
 A.1921年    B.1922年   C.1925年    D.1927年
7.苏联进行“一五”计划建设时的领导人是            ( B )
 A.列宁   B.斯大林   C.布哈林   D.戈尔巴乔夫
8.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力量和资金用于           ( D )
 A.农业  B.轻工业  C.能源和交通运输业  D.重工业
9.苏联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时间是                ( D  )
 A.1921年         B.1922年   C.1928年年         D.1932年
10.对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 )
 A.是一种以国家为核心,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B.同苏联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基本适应
 C.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后来越来越阻碍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的改革
 D.使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和践踏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材料一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苏联史》
材料二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选集》
材料三 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苏联兴亡史》
材料四 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列宁全集》
回答:
(1)材料一是针对什么政策而言的?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列宁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除了战争需要之外,主要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后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再后退”退到什么地步?“后退”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5)结合材料归纳从苏俄经济政策的转变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推进社会主义,按共产主义原则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
(3)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4)由商品交换(以物易物)退到私人买卖,发展商品生产。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5)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制定政策的基本原则。或: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

三、历史探究
13.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有什么启示?
13.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实践中,直到改革开放前,也一直实行计划经济的运行机制,这也是受到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就是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是斯大林模式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将这篇文章一键分享到: Qzone一键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网易微博分享 分享到人人网 转贴到开心网 QQ书签 Google书签 Del.icio.us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热门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